冬天裡來個熱呼呼的麻油雞

來自黃媽媽的「特製麻油雞」,暖胃又暖心。

有一天氣溫低於10度,大家在開刀房都冷得的直打哆嗦。病人都有溫毯,我們可沒有!還要一直洗手刷手。中午麻醉師來接班,順便帶了一大鍋熱騰騰的「黃媽媽麻油雞」來給大家暖暖胃。除了還在table上的人只能吞口水以外,其他同仁都人手一碗。趕快加速結束手術,等我跑到辦公室,只見大家都面帶桃花,眼波流轉,憨態可掬。而一大鍋麻油雞幾乎見底!

麻醉師說特別跟黃媽媽交代:診所的同仁酒量好,本鍋純米酒不加一滴水。

本來想說大白天在診所一副醉醺醺的樣子成何體統,轉念一想:今天大家誰也別想先溜!除非等酒都退了,不然出門就被當酒駕!

還好還有幫我留一碗,微波之後,土雞的香甜和高麗菜杏鮑菇的自然清甜之外,還有一股獨特的鮮香,原來這麻油雞來頭真不小:除了黃媽媽在中壢自家後院自然放養的土雞之外,米酒也是添加枸杞自家釀造,果然不同凡響!

區區一碗當然不過癮!老饕如我,趕快跑去撒嬌,請黃媽媽幫我特製一鍋。剛好過兩天家中有客,正愁沒有夠亮眼的主角,把握機會,讓我在家裡可以藉待客之名盡情地享受。畢竟今天等一下還要看病人,酒氣沖天可不行。

終於盼到麻油雞來了!(哎呀那天的朋友真不好意思,到底妳是主角還是麻油雞是主角)
黃媽媽為林醫師另外「再特製版麻油雞」

除了黃媽媽準備好的高麗菜和杏鮑菇因為我自己也買好了米血慢慢燉煮。當晚當然是酒酣耳熱賓主盡歡!但畢竟我們只有三個人,一整隻土雞這一大鍋我自己有慢慢陸續享用了好幾天😍

用大火加熱雞酒的時候,把半棵高麗菜洗好剝好,舖在雞湯上面,再加米酒,讓蒸氣把高麗菜半蒸熟。有時加上金針菇,豆皮,這就是我的全新生活餐。
營養均衡,又能顧及口味,是人生一大樂事。


減重小tips:

吃乃人生一大樂事,絕對不能像所謂的名模紙片人,一輩子都沒吃飽!人生只有一遭,見到美食絕對要把握!

吃美食也有也要有節奏:如果這一頓吃了米血(澱粉)下一頓就一定要用大量的蔬菜來取代。大量的蔬菜、薑和米酒,少量的麻油一樣可以燒出濃厚的香味☺️
又要盡情享受美食,又想維持體態,魚和熊掌就是要得兼。還是想不明白的可以預約來問我喔!






留言

熱門文章